逛淘寶一定會看的頁面,我們做了哪些設計改變?
本文從淘寶設計的體驗現(xiàn)狀出發(fā),總結了5個淘寶APP的改版細節(jié),這個和我們息息相關的軟件,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改版呢?
一、體驗現(xiàn)狀
1. 鏈路&形態(tài)
商品詳情的作用是為用戶提供商品信息,并匹配購買功能與服務。它既是商品的“信息載體”,也是導購策略的“表達形式”。
2. 商品運營
具體來看,詳情是所有商品信息的組合列表,不同需求場景下,用戶關注點是交織的。并且在多年的迭代過程中,分人群、品類的導購策略愈加細分。
因此有必要以消費者視角重新審視“信息結構”與“瀏覽動線”。
二、重塑首屏結構
打開商品詳情后首屏信息量、停留時長有限,在下劃過程中,轉化漏斗也會伴隨加重。如何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內(nèi),快速的獲取有效信息是需要整體考量的。
1. 首屏圖、文配比
電商的本質是看圖賣貨,如果將信息分為“圖像”與“文字”,那瀏覽不同商品是有差異的,如買衣服時需要足夠的空間看圖,買紙巾時會更關注文字描述的規(guī)格等。
所以可根據(jù)不同商品消費習慣,分別提供首屏圖、文空間配比。
根據(jù)數(shù)據(jù)表現(xiàn),某些圖片重要性較低的品,如家清日用等,可以提供高寬比小于 1 的視圖容器。
2. 購買行動優(yōu)化
購買按鈕作為電商核心行動按鈕,是促進成交轉化最直觀的運營位。
因此可以圍繞購買行動提供一些緊迫、稀缺、優(yōu)惠等“購買理由”。
三、優(yōu)化運營信息
1. 信息組織
在挑選商品時,往往是常識驅動決策,如:優(yōu)惠大不大?賣的好不好?…等。業(yè)務發(fā)展至今,運營信息的位置、樣式、話術,或多或少都有些偏離消費者購物常識,變得復雜。
因此“回歸購物常識”,是重構商品信息的關鍵原則。
2. 信息表述
同一賣點表述維度多樣,如表述熱賣可用銷量、排名、回購率等。并且不同品類有側重,如紙巾注重回購率,冰箱則看重排名。所以需要讓用戶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nèi),獲取關鍵信息。
所以信息表述的有效性,最終決定其“消費價值”的傳達效果。
3. 運營表達策略
將賣點分為價格力、吸引力維度,分別評估業(yè)內(nèi)競爭力。通過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以及提供多種表現(xiàn)形式,滿足互斥、兼容等表達邏輯。
以此提供“可感知的”確定性商品運營策略,為更精細的渠道、品類、人群運營提供實操空間。
四、精細的商品運營
一件商品上架后銷售狀況并非恒定,伴隨運營手段和平臺流量機制,它會經(jīng)歷從市場導入、逐漸成長、再到成熟、最后步入衰退階段。
1. 商品階段運營
以剛上架處于“成長期”的商品為例,銷量展示“已售 30 件”會顯得平庸,但如果換成“上架 1 小時賣出 30 件”,熱賣程度就會得到加強。
所以“消費價值交付”在不同階段有差異,在特定階段,凸顯獨特賣點尤為關鍵。
對于一些超級品牌的新品首發(fā),是能借助其影響力為電商平臺帶來活躍度的,并能提上商業(yè)價值與影響力。
因此,基于新品發(fā)布慣例,提供了解、預約、購買等參與體驗,能更好的匹配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雙向需求。
基于這個邏輯,商品詳情需要在其基礎框架之上提供人、品、時間、事件等細分場景下商品的“消費價值”交付。
五、好用的看款選款
多規(guī)格商品在查看和選款時,不同品類之間的差異巨大。例如,買礦泉水時可能只需了解規(guī)格,買襪子時可能只需了解顏色,而買衣服、家居用品通常時需要查看細節(jié)、尺寸等圖示的。
在銷售過程中,款式狀態(tài)會變化,如賣爆了、缺貨了等情況。與此同時,運營行為也會影響 SKU 拆分、組合、選款邏輯等。
所以在功能層面,提供恰到好處的輔助選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選款作為必經(jīng)場景,在已充分展現(xiàn)過商品的前置場景中(如直播、短視頻、圖文等),是可以跳過商品詳情頁,直接完成購買的。
基于此判斷,可以將選款頁作為“最小顆粒度詳情”實現(xiàn)快速決策的。
六、商品詳情在鏈路中
回到淘寶全局視角,從流量和供給的視角看,商品詳情頁是流量的中樞,同時也是所有商品供給的匯集。
1. 從商家視角來看
商家期望用戶訪問商品詳情后盡快產(chǎn)生購買,因此除了運營商品本身之外,還會采用店鋪口碑宣導、推薦其他等手段。以便在用戶對目標商品不滿意或想比較時提供更多選擇。
所以店鋪好在哪?推薦準不準?是商品本身運營之外最核心的導購策略。
除了開辟固定位置展示店鋪的認可和推薦外,在不干擾用戶正常瀏覽商品的前提下,提供符合預期的進店、看推薦等交互操作至關重要。
2. 從用戶視角來看
在到達商品詳情頁之前會有一系列前置行為,如打開搜索找、首頁閑逛等。同時平臺會對每個有流量的場景提供商品推薦,所以訪問路徑是五花八門的,但目前承接這些訪問的形態(tài)只有列表頁這一種。
所以,商品詳情是否有列表形態(tài)之外的其他體驗方式,是一個值得長期探索的課題。
在關鍵賣點高密度、精簡表達之后,可以在導購頻道、訂單頁等推薦場景使用大卡片,快速瀏覽商品概要。
回頭再想想
前文提到,商品詳情的本質是:商品的“信息載體”與導購策略的“表達形式”。對商家來說促成交是唯一目標,對用戶來說它是了解一件商品的核心場景。
所以,如何幫助用戶更快的、充分的了解商品信息,對商品詳情的設計來說是長期課題,在商業(yè)與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為其探索更適合的體驗形態(tài)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作者:淘寶設計
想了解更多網(wǎng)站技術的內(nèi)容,請訪問:網(wǎng)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