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依托“甘蔗之路” 巴拉圭冀打造世界名酒
巴拉圭甘蔗酒生產商冀通過“甘蔗之路”(Ruta de la Caña)旅游路線,將巴拉圭甘蔗酒(caña paraguaya)打造成為如加勒比朗姆酒(Ron)和巴西甘蔗酒卡莎薩(cachaza)一樣享譽世界的名酒。
“甘蔗之路”是巴拉圭國家旅游部(Senatur)推出的一條特色旅游路線,通過該路線,游客可以在甘蔗種植園內實地了解巴拉圭甘蔗酒的歷史與生產過程。
巴拉圭知名甘蔗酒生產商福爾廷公司(Fortin S.A.)代表瑪麗亞•岡薩雷斯(María González)表示,位于科迪勒拉?。–ordillera)的Takuaree甘蔗園是巴拉圭甘蔗酒的發(fā)源地,該省高海撥和高濕度的地理條件為甘蔗酒的優(yōu)良品質提供了有效保障。
岡薩雷斯指出,巴拉圭甘蔗酒是一種從甘蔗中提取“原蜜”發(fā)酵制成的酒精飲料,而加勒比朗姆酒是以制糖工業(yè)的副產品“甘蔗糖蜜”為原料釀制而成的,相比之下,巴拉圭甘蔗酒更加。此外,巴西甘蔗酒卡莎薩則是以甘蔗為基本原料釀制的酒精飲料,三者在生產工藝上存在不同。在甘蔗園的博物館中,游客可以詳細地了解和體驗這三種酒精飲料在釀造工藝上的不同之處。
岡薩雷斯道,從甘蔗中提取的“原蜜”需要經過多道發(fā)酵工序,根據(jù)想要達到的效果,可儲存到木質材質或金屬材質的酒桶中。在發(fā)酵之前,可根據(jù)所需的酒精度數(shù)和口感,對原料進行調制。此外,根據(jù)目的市場的不同,銷往國內市場的甘蔗酒儲需存在陳年木質熏香酒桶中,釀制時間約為9至12個月,每桶可裝3萬至3.5萬升甘蔗酒。而出口到歐洲等市場的高品質甘蔗酒則儲存在橡木桶中。
岡薩雷斯表示,盡管巴拉圭甘蔗酒品質上乘,但由于國際市場缺乏對巴拉圭甘蔗酒的認知,通常被作為“優(yōu)質朗姆酒”銷往海外。目前,巴拉圭甘蔗酒生產商正在與巴拉圭國家知識產權局(Dinapi)協(xié)商,以獲取巴拉圭甘蔗酒的原產地名稱,使其能夠真正登上世界舞臺。
通過“甘蔗之路”,游客還可以追尋皮里韋維市(Piribebuy)的歷史與記憶,該市在三國同盟戰(zhàn)爭(Guerra de la Triple Alianza ,1864-1870)中曾多次成功地抵抗盟軍入侵,亦被稱為“英雄城市”(ciudad heroica)。
此外,在皮里韋維市的歷史博物館內,除了保存著各式各樣的戰(zhàn)爭物品和照片外,當?shù)貧v史學家格爾•安赫爾•羅梅羅(Miguel ángel Romero)的事跡也引起游客們的極大興趣。
甘蔗(學名:Saccharum officinarum),禾本科甘蔗屬植物,中國臺灣、福建等南方熱帶地區(qū)廣泛種植,適合栽種于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冬夏溫差大的地方。它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
一根根“甘蔗”通過制糖工藝變成了蔗糖,而通過壓榨成甘蔗汁,經充分發(fā)酵再經過蒸餾,變成芳香濃郁的甘蔗酒。對于蔗葉、蔗梢、蔗渣、廢糖蜜、酒精廢液,又能加工成飼料、肥料,吃干榨凈,變廢為寶,“甜蜜產業(yè)”正在蓬勃發(fā)展。
豆類一直都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不僅營養(yǎng)價值豐富,而且豆類種類龐雜,是平衡營養(yǎng)膳食的重要品類,我國自古就有“五谷宜為養(yǎng),失豆則不良”、“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豆”的說法,足見豆類的重要價值。
歐防風(Peucedanum ostruthium),又名白甘筍、歐洲獨活或防風草,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傘形科植物,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便被廣泛種植。其肥厚的白色根部是主要食用部分,質地疏松,中心柱隨生長時間延長而逐漸變硬,帶有獨特的清甜和堅果香氣。
2025年7月2日,國家衛(wèi)健委正式發(fā)布《關于D-阿洛酮糖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正式批準D-阿洛酮糖等5種物質作為新食品原料,這意味著阿洛酮糖在我國食品領域擁有了合法身份,有望在食品行業(yè)掀起新的變革。那么,阿洛酮糖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獨特的性質和功能?在食品行業(yè)中又有怎樣的應用前景呢?
旋振篩是一種用于粉狀、顆粒狀及液體物料精密篩分的機械設備。旋振篩通過振動電機產生的旋轉振動,使物料在篩面上作旋轉、跳躍和分級運動,從而實現(xiàn)不同粒徑物料的分離。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