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市場動態(tài) > 印尼取消棕櫚油出口禁令
綜合路透社、日本廣播協(xié)會消息,當?shù)貢r間23日,印度尼西亞取消此前出臺的禁止棕櫚油出口的禁令,生產商可以從周一開始申請出口。
棕櫚油占世界植物油市場的三分之一,印度尼西亞的供應量占了其中大約60%。5月19日,印尼總統(tǒng)佐科通過視頻發(fā)表聲明稱,盡管散裝食用油的價格尚未達到每升1.4萬印尼盾的目標價格,但考慮到棕櫚油行業(yè)1700萬工人的福利,政府作出解除禁令的決定。
印尼首席經濟部長Airlangga Hartarto說,印尼計劃在國內保留1000萬噸的食用油供應,并補充說將由印尼貿易部監(jiān)管實施。
荷蘭生物技術公司NoPalm Ingredients日前宣布,已將其發(fā)酵棕櫚油產量擴大到12萬升的工業(yè)水平,這是該領域的首例
近日,以“馬來西亞可持續(xù)棕櫚油共創(chuàng)美好環(huán)境、和諧社會與經濟價值”為主題的中國—馬來西亞可持續(xù)棕櫚油專題論壇召開,商務部有關領導、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馬來西亞棕櫚油總署官員、有關專家等從不同層面和角度介紹了棕櫚油的發(fā)展情況,以不同的視點和方式表達了對中馬貿易的友好期待和展望。
日前在第十二屆全球大宗糧油產業(yè)峰會上,馬來西亞棕櫚油總署楊峻豪表示,此次峰會是一個討論和交流關于當前和未來油料和油脂發(fā)展趨勢的開放平臺。此外,它還是一條為業(yè)內同仁在食用油和油脂行業(yè)建立聯(lián)系并探索未來商機的溝通橋梁。
豆類一直都是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其不僅營養(yǎng)價值豐富,而且豆類種類龐雜,是平衡營養(yǎng)膳食的重要品類,我國自古就有“五谷宜為養(yǎng),失豆則不良”、“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豆”的說法,足見豆類的重要價值。
歐防風(Peucedanum ostruthium),又名白甘筍、歐洲獨活或防風草,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傘形科植物,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便被廣泛種植。其肥厚的白色根部是主要食用部分,質地疏松,中心柱隨生長時間延長而逐漸變硬,帶有獨特的清甜和堅果香氣。
2006-2024 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滬ICP備05034851號-11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0558號